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每半小时吸一次氧,保证筛查顺利开展

时间:2017-09-11 21:21:37  来源:  作者:

今年6月,在南京市卫计局的安排和部署下,南京市援藏医疗队将赶赴西藏墨竹工卡县协助开展藏民的包虫病筛查工作。“医疗队需要4位B超医生,其中3位是由市级医院安排的,我们中心接到任务需要安排一名B超医生。”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晓明告诉记者,虽然该中心只有徐倩一位B超医生,但该中心还是决定克服自身困难,只要医生本人同意,就安排她去援藏。“徐倩的觉悟还是非常高的,当时她爱人刚做完手术身边离不开人,孩子快要放暑假也需要照顾。”周晓明说,徐倩接到任务通知时,克服困难安顿好家里毅然投身到援藏队伍中。

初到拉萨,出现高原反应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而南京市援藏医疗队要去的墨竹工卡县位于西藏中部、拉萨河中上游米拉山西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总人口5.3万人。医疗队的任务是去筛查包虫病,这是西藏的常见寄生虫病,这种病危害很大、传染性强,致死率也很高。B超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包虫病,从而及早让患者接受治疗。作为南京市援藏医疗工作组唯一的基层卫生机构代表,徐倩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自豪,简单收拾了一下,6月22日,从南京出发赶赴西藏。

经过6个多小时的飞行,医疗队一行人安全抵达拉萨机场。“刚下飞机,就看到了很多前来接机的同胞,有西藏各级的领导以及各地的援藏队友。大家热情洋溢地问候、拥抱,用了西藏特有的欢迎方式迎接我们这行人的到来。墨竹工卡县县长更是亲自为我们每个人献上了圣洁的哈达,我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带着激动、忐忑、兴奋、紧张,开始了我的援藏之旅。”徐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

徐倩刚到拉萨时,只觉头痛胸闷,但尚且能够忍受。谁知第二天就开始不明原因地发热、高烧、浑身酸痛,医疗队队长王勇给她拿去了一堆药,可仍不见效。队长担心她的身体,安慰她不行就回南京吧,身体重要。可是徐倩咬了咬牙,还是毅然坚持了下来。

每半小时吸次氧,不耽误筛查

6月26日,医疗队出发到墨竹工卡县提前开始了筛查工作。尽管队员们陆续出现了缺氧、头晕失眠、胸闷气短等高原反应,可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徐倩所在的组下到墨竹工卡县的各个乡镇、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医疗点,她被分配到了县中学。每次操作半小时,就不得不停下来吸会氧,忍受着胸闷、头痛等不适反应,挨个仔细地为每一名学生做检查。

6月28日,徐倩又被分配了更偏远的地方——扎雪乡。那里山高路远,海拔更高,遇到阴雨天,石头经常滑坡,道路泥泞,山路十分难走,在路上需要颠簸两个小时才能到达。虽然医疗队员们大清早就出发了,但到那里时已经11点了,藏族同胞早已在医院等候多时。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和急躁,所有人安静地排队等待检查。“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他们清澈的眼神和朴实的动作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信任与谢礼。”徐倩被藏族同胞的质朴感动着。“心善则美,心纯则真”,藏族同胞们不会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感谢,只能捧着他们认为最美味的食物表达感激。徐倩感叹道:“可能以前自己无法想象,我会在烈日下、在草地上,天为盖地为庐,和大家一起席地而坐,端着饭盆吃着最简单的午饭。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吃的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在这个与天最近的地方,感受着天地那份豁然、那份宽广与伟大。”

之后的日子,徐倩还被派遣到了甲玛乡、尼玛江热乡、唐加乡,还去了矿上、直工梯寺等地方工作。接受检查的人群有牧民群众、驻地官兵、干部、学生、矿工、喇嘛等。在领导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同事们的相互鼓励下、藏族同胞的细心照顾下,南京“超人”团队同甘共苦、克服困难,每天完成几百人次超声检查,短短56天团队共完成2300人的包虫病筛查工作。对于这近两个月的援藏历程,虽然是去西藏为当地藏民的健康提供服务的,但徐倩满怀感激,感谢一路走来领导、“战友”、家人的支持和帮助。

刘懿锌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华琳月 孙苏静

虽然爱人刚接受手术还在住院,虽然孩子即将放暑假需要人照顾,但是,南京市秦淮区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B超室主治医师徐倩还是克服家庭困难,成为南京市援藏医疗队一员。忍着高原反应的痛苦,每操作半小时就得停下来吸氧。最终坚持了近两个月,其所在的团队完成了2300例包虫病的筛查。

徐倩在为藏民筛查包虫病。

更多信息扫码关注南京晨报乔医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